周美洪:把徽墨这块牌子扛好做好




       6月中旬召开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、古籍保护暨文博事业杰出人物表彰、颁证、授牌电视电话会议上,我省有两人被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,一个是著名黄梅戏演员韩再芬,另一个就是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厂长周美洪。

       周美洪今年52岁,出身于徽墨世家,自小在父辈的影响下,喜欢上了徽墨制作。从79年入行以来,已经整整30年了。当时,墨厂一年只生产10吨墨,全部销往东南亚地区,现在一年要生产40吨墨,除了原来的东南亚市场外,欧美市场也开始活泛起来,最重要的是国内市场的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。如何发展徽墨,扩大徽墨的影响力,周美洪认为功夫还是要下在内部管理上。“我们保护徽墨歙砚这个品牌,首先要保护好厂里的人才。有了这些职工、人才,才能延续下去。我们的工资分配倾向于一线,倾向于技术工人,那么管理人员相对来说比一线工人要低一些。”周美洪说。

       歙县老胡开文墨厂现有职工120多人,40岁以上的占了70%,50岁以上占了三分之一。这些老工人把所有的青春都洒在了制墨业上。在产品研发上,周美洪认为要在“使用”和“观赏”两方面下功夫,既在体现徽墨的使用价值,也要提高它的观赏收藏价值。在展厅内,记者看到许多以黄山、新安江、西湖诸景入手的徽墨藏品,今年还出台了“伟人手迹”珍藏墨,受到了市场的欢迎。

       以其特殊的贡献,身为市人大代表、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的周美洪,2007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被国务院授予“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———徽墨制作技艺代表传承人”称号。2008年歙县依托老胡开文公司,成立了黄山首家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(徽墨)传习所”,周美洪亲自在歙县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(徽墨)传习所”任教,培养学员120人次。在传帮带上担负起了传承和发展的重任。

        “2007年,我是国家级首批非遗传承人,今年又被评为全国非遗保护先进工作者,只能讲我是带领这个厂的人在干,应该讲这个荣誉算大家的,不是我个人的。”对待荣誉,周美洪一向有着清醒认识。

       今年2月18日,在北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时 ,周美洪见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。李长春勉励周美洪千方百计做深徽文化文章,做强徽文化产业,并对他说,“你这个老厂长要带领大家继续好好干!”这让周美洪心头一热。他当时就表示,按照领导的要求继续把徽墨这块牌子扛好,做好。

       今年,老胡开文墨厂又被省文化厅授予“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”;在我国提交的三十五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中,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徽墨制作技艺成功入选。